医院是伟大的练习室,它会让人在反复哭泣中变得成熟;儿童医院是小孩子的避难所,它教给你如何在“见众生”中保持纯真。
近日,一年一度的上海电视节如期举办,有多部新剧展出。其中,由上海咚咚锵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、北京长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、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、伊犁长江荣艺和生影视传媒有限公司、北京建元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、北京睿博星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、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出品,杨磊执导,陈晓、王子文、贾青、于小伟、朱嘉琦主演的都市医疗剧《了不起的儿科医生》,因独具心思地刻画了儿科医生这一群体,整体呈现出温暖治愈的画风,而显得清新十足,引起了行业的关注(下为先导预告片)。
医者仁心回应时代召唤 三代医者一种风貌
近年来,纪录片《人间世》的走红,让医疗题材的作品走进更多人的视野。因为工作强度大、风险高、待遇差,儿科处于医学“鄙视链”底部,是一个常年处于超负荷运转的行业。
陈晓 饰 邓子昂
据2016年《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》显示,全国儿科医生共约13.5万人,缺口约9万人。而随着全面二孩时代的来临,儿科医生的紧缺正在加剧。
儿科涉及的话题和社会问题很多,但在影视作品中,却属于稀缺题材。
因此,《了不起的儿科医生》是一部应运而生的作品。出品方咚咚锵影视认为,关于儿科医生的一切,值得被更多人知道。创作者要把这些反映出来,让观众看到他们的生存状况以及精神风貌。
王子文 饰 焦佳人
从2015年开始策划,到如今进入后期制作,《了不起的儿科医生》已历时四年。
《了不起的儿科医生》讲述了一群儿科医生,为了守护儿童的生命防线竭尽所能,全心全意地救治、服务儿童的故事。
“每一天都为希望而战!”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,它根植在儿科医生的精神风貌之中。
贾青 饰 谷佳人
《了不起的儿科医生》刻画了老一辈、中年和青年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科医生。他们拥有区别于其他科室的总体气质——富有童心,气质纯真——但他们又拥有各自的代际差异。
老年的儿科医生如院长,经验丰富、性格温暖,具有传承精神;中年儿科医生如许秉泽,因为生活重担和新人辈出的压力,代表正在摇摆和出走改行的一群人;青年医生中,每个人入行的目的不同,他们代表着儿科界的新生力量。
岳跃利 饰 谷立峰
于小伟饰演的许秉泽曾和邓子昂并称“普外两大支柱”,然而超负荷的工作量与家庭压力,不成正比的收入和待遇,以及被优秀后辈衬托得越来越平庸的现实,让他的一腔热血降了温,他转向了私立医院。
于小伟 饰 许秉泽
王子文饰演的焦佳人是云南丽江来的小镇女青年,当医生存在报恩心理;陈晓饰演的邓子昂是备受赏识、追求完美的天才型医生,当医生既为寻求安全感,也有实验心理;贾青饰演的谷佳人是医二代,有见解有主张,专业冷静,治病救人一开始只是她成功路上的跳板。
“就像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父母,医院也有各种各样的医生,不管他们披着什么样的外衣,他们对病童都充满了爱。”在儿童医院的训练场上,前路不同的青年医生们经历种种,最终变得纯粹。
“邓焦”组合求解年轻人情感议题 人物关系与医学理念紧密交融
“我们给了别人一个假的希望,又把人推到深渊里去。”这是邓子昂心灰意冷之际说出的话,充满了挫败感。
医学中有太多不确定性,不能保证每一起手术都成功,对于医生而言,失败是必修课。
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面对失败,但医生手术失败的代价更难承受,他们的成败关系到小孩子的生死。他们能够救人,却不会救自己。
《了不起的儿科医生》并没有像很多都市剧一样选择精英视角,这部剧设置邓子昂和焦佳人这两位主角,却选择从“普通人”焦佳人的视角进入故事。
这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让女性受众更有代入感。“社会发展需要精英推动关键一步,然而,具体事情需要普通人来执行,他们虽为无名之辈,却很伟大。”这是《了不起的儿科医生》的价值观所在。
悬浮是现实题材行业剧的大忌。“治病生涯是一个积累的过程,医生是要论资排辈的。如果一个儿外科精英医生只有25 岁,这是绝对不可能的,剧本必须符合逻辑。”
作为副主任医师,邓子昂的年龄设定是33岁,从海外深造后回国投身儿科事业,他幽默毒舌,对医学有着不被人所理解的执着。
焦佳人的年龄设定是26岁,在云南丽江大地震中成为孤儿,后在昆明医科大学完成了7年本硕连读,又在当地医院轮转规培,后来才进了上海童馨医院进行专科规培。
“看完《那年花开月正圆》觉得陈晓很适合邓子昂这个角色,陈晓是87年生人,32岁的年纪很符合邓子昂。因为这部戏是用女主角度进入的,女主经历的是一个递进式的熟练过程,所以男主的搭配至关重要,因此先定了陈晓,后来选了王子文来演焦佳人。”
在人物成长线上,表面上是邓子昂和焦佳人的互相治愈,实际上包含着两种医学观念度量的平衡。
“对待病人的方式,分为两种:一种是只治病,不干预病人家属和病人情感;另一种是融入病人生活,干预所有环节。这两派声音始终存在,有时候一派会压倒另一派。”
在剧中,邓子昂的老师会侧面敲击他:“你又要在病人身上做实验了。”邓子昂往往会说:“这种医疗手段可以试试。”而焦佳人是治人先治心一派的,有时候也会照顾过度。
观众可能更关心大病和疑难杂症,它们能否被治疗,衡量着医学技术发展的进程。但这部剧里也表现了一些平常的、看似不起眼的小病。
“对于儿童而言,疾病不分大小,只要发生在他们身上,就需要细心呵护。现在国家提倡社区医生、家庭医生,提倡分级诊疗,以便更有效地调动医疗资源服务大众,这也是医学的发展方向之一。”
《了不起的儿科医生》选择在二者中寻找平衡:既不要过于追求完美手术,也不要一味“治人先治心”。介入病人要适度,别抢保姆和心理医生的工作,术业有专攻,先救眼前人。
刚踏入一行的年轻医生,视线辐射的半径有限,要经过漫长的时日才能开阔,这便是成长的意义。什么样类型的医生都需要经历这个过程,同样,医学也在不断发展。
制片人江薇认为,海量的儿科病例决定了这个题材是可以成系列的。“如果有机会做第二部、第三部,会跟医学和科技发展结合,比如第二部可以尝试做人工智能和普通医生交融工作的内容。”
当然,《了不起的儿科医生》想要探讨的远不止医学与技术。随着时代发展,老百姓对儿科医学的态度正发生着变化,社会对医生的要求也应时而变。儿童医学牵动着这个社会最活跃的一根神经,只要恰切把握时代脉搏,这将是一个蕴含无限创作空间的题材领域。